主要区别有,科目分类不同、形态特征不同、生活习性不同,具体如下:
一、科目分类不同
1、蜱虫
蜱虫,别称壁虱、扁虱、狗豆子,属节肢动物门、 蛛形纲、寄螨目。
2、跳蚤
跳蚤,俗称革子,属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蚤目。
二、形态特征不同
1、蜱虫
虫体椭圆形,未吸血时腹背扁平,背面稍隆起,成虫体长2~10mm;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,大者可长达30mm.表皮革质,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。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。
2、跳蚤
成虫体型微小或小型,无翅,体坚硬侧扁,触角粗短。口器锐利,用于吸吮,腹部宽大,有9节,后腿发达、粗壮。
三、生活习性不同
1、蜱虫
蜱为人、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,无论是幼虫、若虫、成虫均能吸血。硬蜱多在白天叮咬宿主,且吸血时间长,而软蜱多在夜间吸血,叮咬宿主吸血时间短。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,一般在皮肤较薄,不易被搔动的部位。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、阴部和腹股沟等处。
2、跳蚤
各种蚤类对宿主的选择性和吸血的特异性并不那么严格,一些蚤的宿主此较广泛(如开皇客蚤),因此可经常更换宿主。通过啮齿动物串洞、群居、猎食和季节性迁移而播散。跳蚤还有主动离开原宿主寻找新宿主的习性,加上其善跳(最高19.7厘米,最远33厘米),在鼠简鼠疫流行引起大量疫鼠死亡时,就主动地寻找新宿主并危害人类。跳蚤还能经常随着鼠类的活动而到处播散,也可通过货物行李的运输由一地到另一地。
成虫的栖息习性,不同的蚤种是不一样的,常见有毛蚤型和巢蚤型,毛蚤型多栖生于宿主毛丛中,吸血较频繁而耐饥力较差,对温度要求较高,如开皇客蚤、狗蚤、猫蚤即属此型;集蚤型多寄生于宿主巢穴内,吸血次数较少而耐饥力较强,对温度要求较低,在巢穴内往往有大量的蚤,大部分野鼠寄生蚤都属此型。
百度百科-蜱虫
百度百科-跳蚤
1、根据与宿主的关系分类:可分为广宿主、寡宿主和单宿主三型。禽角头蚤、禽角叶蚤、人蚤为广宿主型,可寄生数以十、百种计的鸟兽,个别为单宿主型,绝大多数的蚤种均为寡宿主型。
2、根据对宿主吸血的频度和依附宿主身体的久暂:可分为4个类型:①巢蚤,较多时间栖息于洞巢内,要求温度较低,耐饥力较长,吸血间隔时间较久,如新蚤属、纤蚤属等。②毛蚤,较多时间消耗于吸血,要求温度较高,耐饥力较差,吸血频率较繁,如客蚤属、鬃蚤属等。以上两型包括大多数蚤类。③半固定蚤,雌蚤可将口器固定于宿主皮下,相当长期地吸血,随之腹部膨大产卵,经一时期可以更换部位或不同宿主,进行吸血。例如蠕形蚤属和长喙蚤属。④固定蚤,雌蚤一生只寄生一个宿主个体,具有钻入皮下的构造和功能,钻入宿主皮下后,仅在皮上留一小孔,供呼吸、排粪、产卵之用,从此持续吸血产卵,腹部呈豌豆大小,营皮下终身寄生,穿皮潜蚤和盲潜蚤等均属此型。就解剖和生理来看,巢蚤与毛蚤显示周期性的吸血消化过程,而半固定蚤和固定蚤则显示持续性的吸血消化过程。毛蚤对传播蚤媒流行病的意义较大,巢蚤对保持自然疫源性的作用较大,其余两型在流行病学上没有重要意义,但可成为人畜动物的害虫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评论
匿名用户
回复"[db:tag]内容精准,可读性强。